
目前,重庆火锅底料一般分为微辣、中辣、特辣。但是,不同的厨师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同一个品牌的不同店面、同样辣度的火锅底料给消费者的味觉感知差异很大。同样,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火锅底料的味觉感知不一样,比如中辣火锅底料,重庆人感觉辣度一般,而东北人会感觉特辣。
这就告诉我们,只有统一度量重庆火锅底料的辣度,才能方便消费者选择合适的辣度,更好地推广重庆火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1年初,重庆德庄实业集团董事长李德建联合重庆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李沿飞、西南大学教授李洪军,共同主导研究麻辣火锅底料的分级方法,提出“李氏辣度”概念,以及辣度标准分级方法,统一麻辣火锅底料的辣度量化标准。
历时7年多,通过德庄600多家门店累计数亿次的消费数据统计,最后成功推出“李氏辣度”。
李氏辣度不仅限于火锅,与辣椒相关的食品都可以测量度数,贴上辣度标签,便于顾客选择,为顾客找到更合适的辣度。

通过对全国各地,数亿人次的调查和研究:当火锅底料只适合极少数辣度极限挑战者食用,我们将这个辣度范围定义为暴辣,对应李氏辣度75度;当火锅底料只适合“5%”的奢辣人群食用,而且也不经常食用,我们将这个辣度范围定义为特辣,对应李氏辣度65度;当火锅汤料适合“17%”的经常食用辣椒的人群食用,比如重庆人、四川人,我们将这个辣度范围定义为高辣,对应李氏辣度52度;当火锅汤料适合“45%”的普通人群食用,我们将这个辣度范围定义为中辣,对应李氏辣度45度;当火锅汤料适合“30%”的偶尔食用辣椒的人群食用,我们将这个辣度范围定义为低辣,对应李氏辣度36度;当火锅汤料适合“3%”的不食用辣椒的人群食用,比如儿童、老人,我们将这个辣度范围定义为微辣,对应李氏辣度12度。
李氏辣度给6个不同的辣度分别称为:12度辣、36度辣、45度辣、52度辣、65度辣、75度辣。这6个辣度并不是精确的辣椒素含量值,而是一个范围值。度数越高口感越辣。


2018年1月15日,中央电视台二套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栏目组深入德庄集团进行实地采访,此次采访围绕德庄集团的发展、德庄大火锅的故事、“李氏辣度”背后的坚持以及如何塑造德庄“好品质”等话题,与李董进行了详细的交流!
李董在接受采访中,讲述了德庄大火锅的故事。李董对大火锅的执着与坚持,反应了他对重庆火锅文化深厚的情感。 ……更多>>>
